FIFA足球世界下载/奥运会男足小组赛出线规则/胥栩/2018nba选秀状元 - 18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

編織機,帶動了工業革命的小機器

來源:本發科技 瀏覽人數:61 次更新時間:2016.11.02

眾所周知,瓦特發明改良的蒸汽機帶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,使得英國走上了現代資本主義的道路,從歐洲角落一個小小島國變成了一個日不落的世界強國。
    在這場工業革命中,除了蒸汽機,還有一種機器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它就是我們現在隨處可見的編織機
    工業革命前夕,英國工商業非常發達,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,棉紡產品供不應求,原先的編織機效率低下,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。怎樣使得機器的紡織效率大大提升,成為大家都密切關注的一個問題。水磨坊作為牽引動力解決了沿江區域的編織機效率,但是大部分內陸地區仍然使用原始的人工紡織。正是這種強烈的需求,催生了蒸汽機的誕生,促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。
    不光第一次工業革命,編織機還對計算機程序設計的思想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力。當時,所有的花布都是用經線(縱向線)和緯線(橫向線)編織,若要織出花樣,織工必須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,在用人手在適當位置反復“提”起一部分經線,以便讓滑梭牽引著不同顏色的緯線通過,編織效率很低。1725年,法國紡織機械師布。喬(B. Bouchon)想出了一個“穿孔紙帶”的絕妙主意。布喬首先設法用一排編織針控制所有的經線運動,然后取來一卷紙帶,根據圖案打出一排排小孔,并把它壓在編織針上。啟動機器后,正對著小孔的編織針能穿過去鉤起經線,其它則被紙帶擋住不動。于是,編織針自動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去挑選經線,布喬的“思想”“傳遞”給了編織機,編織圖案的“程序”也就“儲存”在穿孔紙帶的小孔之中。真正成功的改進是80年后,另一位法國機械師杰卡德(J.Jacquard),大約在1801年完成了“自動提花編織機”的設計制作。
     后來,這種“編程”技術形成了現代計算機編程的雛形。
     編織機雖小,可這小小編織機的確牽引著世界邁著大步呢。本發編織機作為軟管編織機的行業標準制定企業,也會給這臺機器賦予新的光環。